在台灣,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創業者投入餐飲、零售等實體店市場,但最終能穩定獲利的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往往不是缺乏產品或行銷能力,而是對財務報表一知半解,導致資金調度失衡、現金流枯竭。《2025開店財務指南》將以 5 個步驟,帶你理性解析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協助你在開店之前做好財務體檢,降低經營風險,讓開店不再只是憑感覺衝動,而是一場有數據、有策略的精算行動。
辛辛苦苦一個月,結果賺的錢都跑哪去了?
這就是典型的「憑感覺治國」,不對,是「憑感覺開店」。在投資界,我們最忌諱的就是憑感覺做事,因為市場數據不會騙人。開店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如果連自己店裡的財務狀況都搞不清楚,那就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中開著法拉利狂飆——超級危險!你不知道前面是康莊大道,還是萬丈懸崖。
今天,小編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不用複雜的會計學分錄,只教你用5個簡單到不行的步驟,幫你的店做個全身健康檢查。月底只要花你幾個小時,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你這個月到底是做白工,還是在替房東打工,或是真的把錢賺進了口袋。
不做財務報表?你可能正在上演這幾齣災難片
很多老闆會說:「我小本生意,記那個帳太麻煩了啦!」這想法大錯特錯。不做財報,你可能正在親手把你的心血推向火坑。來看看你會遇到哪些恐怖故事:
- 成本黑洞,定價災難:憑感覺抓成本,結果賣一份賠一份。客人吃得開心,你虧得傷心,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 內神通外鬼,家賊難防:員工偷拿食材、偷塞鈔票,你渾然不覺。等到發現時,店可能已經被搬空了一半。
- 人力過剩,養老院模式:請了太多員工,尖峰時段很好用,但離峰時段大家一起滑手機,薪水卻一毛都不能少。人事成本高到讓你懷疑人生。
- 假性獲利,自我安慰:忘了算上自己的薪水!很多老闆都這樣,覺得店裡有賺錢,結果把自己的血汗工資扣掉後,才發現是負數。這不是做生意,這是做慈善。
- 利潤薄如紙,不知從何救起:感覺利潤很差,但問題到底出在哪?是食材太貴?房租太高?還是行銷沒力?一問三不知,只能到處拜拜求心安。
反過來說,每月堅持做財報,你能得到的好處就像開了外掛:
- 掌握趨勢,運籌帷幄:清楚看到營收的淡旺季,合理安排人力,提前規劃行銷策略,不再手忙腳亂。
- 揪出元兇,提升利潤:一眼看出哪個成本項目超標,精準打擊,把不必要的開銷通通砍掉,每一分省下來的都是純利潤。
- 數字管理,異常警報:任何風吹草動,像是食材成本突然飆高,都能第一時間發現,立刻處理,防止問題擴大。
- 決策有據,進退自如:到底該不該開分店?要不要漲價?或者,是不是該認賠殺出?財報就是你的軍師,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 股東開心,分紅透明:如果你有合夥人,一份清晰的財報能讓大家明明白白,分紅有依據,合作更長久。
小規模餐飲業財務報表範例與關鍵指標
在我們開始動手做之前,先提一個概念。一份健康的餐飲業財報大概長什麼樣子?這裡有一份範例和一些業界公認的參考指標,你可以拿來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店落在哪個區間。
小規模餐飲業財務報表範例
項目 | 金額 | 佔營業收入% | 參考財務指標 |
營業收入 | 644,183 | 100% | 營業收入最好是房租的10倍以上 |
原物料成本 | (294,260) | 45.60% | 一般建議控制在30~40%,依行業別不同 |
房租 | (48,000) | 7.45% | 租金+水電建議控制在10~15% |
水電瓦斯 | (18,280) | 2.83% | |
薪資 | (125,630) | 20.30% | 人事成本建議控制在15~25% |
勞健保 | (4,900) | 0.76% | 三大成本(物料+租金水電+人事)合計不應超過70% |
電信費 | (991) | 0.15% | |
稅 (每月) | (1,267) | 0.20% | |
雜項支出 | (506) | 0.08% | |
淨利 | 150,349 | 23.30% | 小餐飲淨利率能有20%以上算良好,30%以上是資優生 |
(溫馨提示:以上數字僅為範例,實際情況需依店家類型與地點調整。數據引用時,可參考如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的行業數據,增加判斷的準確性。)
財報製作5步驟,老闆也能輕鬆上手
步驟1:算總帳!你這個月到底進帳多少?
這一步看似簡單,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你的「營業收入」絕對不只是收銀機裡的現金!現在的收入來源太分散了:
- 店內現金、刷卡、電子支付
- 外送平台收入 (Uber Eats, Foodpanda…)
記住,外送平台匯給你的錢,是已經被抽過成的!刷卡機也要手續費。所以,最聰明的做法是,開一個專門的「生意帳戶」,所有跟生意有關的錢都從這裡進出。每個月底,把這個帳戶實際收到的所有款項加總起來,才是你最真實的營業收入。千萬別把不同平台的入帳時間差搞混了。
步驟2:盤庫存!揪出食材成本裡的魔鬼.
原物料成本通常是餐飲業最大的一筆開銷,也是最容易失控的地方。想精準計算,月底「盤點庫存」這個動作絕對不能省!聽起來很煩,但相信我,這是在幫你省大錢。
用Excel做一張「原物料清單」,列出所有品項、單位和單價。月底時,你只需要把剩下的數量填進去,就能自動算出「月底庫存價值」。
接著,套用這個神聖的公式:
當月原物料成本 = 本月新買的原物料花費 + (月初庫存價值 – 月底庫存價值)
舉個例子:你這個月買了10萬元的食材,月初倉庫裡還有價值3萬的貨,月底盤點剩下4萬的貨。那你這個月真正「用掉」的食材成本就是:10萬 + (3萬 – 4萬) = 9萬元。多出來的1萬元庫存,就是你下個月的資產,而不是這個月的費用!搞懂這個,你的成本計算就精準了一大半。
步驟3:算死錢!那些雷打不動的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就是不管你一個月做30天還是只做1天,都必須支付的費用。最主要的就是兩大項:
- 房租:你店面的租金。
- 人事費用:所有正職、兼職員工的薪水,還有勞健保、退休金提撥等。記住,你自己的薪水也一定要算進去!給自己一份合理的薪水,才是對自己和事業負責的表現。
固定成本是獲利的放大器。營業額越高,固定成本佔比就越低,你的淨利潤就會被拉得越高。
步驟4:算小錢!那些會「千刀萬剮」你的變動費用
除了上述的大開銷,還有很多零零總總的費用,它們就像小刀子,一刀一刀割你的肉,不知不覺就讓你失血過多。包括:
- 水電瓦斯費
- 網路費、電話費
- 稅金(營業稅、娛樂稅等)
- 雜項支出(垃圾處理費、清潔用品、文具、設備維修、廣告傳單等)
養成好習慣,每次花錢都用Excel或記帳App記下來,標明日期、項目、金額。月底一拉,所有花費一目了然。
對於創業者來說,管理好現金流和各種潛在風險至關重要。深入了解這些議題,可以幫助你在創業路上走得更穩。
步驟5:見真章!製作你的損益表,算出淨利率
萬事俱備!現在把上面算出來的所有數字,填進一張簡單的表格裡,這就是你的「損益表」(P&L,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淨利 = 總營業收入 – 原物料成本 – 固定成本 – 其他費用
算出淨利後,別急著高興。你還要做最關鍵的一步:計算「淨利率」。
淨利率 (%) = (淨利 / 總營業收入) x 100%
淨利率代表你每做100元的生意,能真正放進口袋多少錢。這是衡量你「獲利能力」的黃金指標。淨利率越高,說明你的生意越健康、越能賺錢。
財報分析實戰教學:三家店的生死鬥
光會做報表還不夠,重點是要能從數字裡看出問題,並對症下藥。接下來,我們來當醫生,為三家不同類型的店進行財報健檢。
範例1:辦公區的奶茶店 (投入成本300萬)
病情診斷:營收80萬,淨利13.8萬,淨利率17.3%。回本時間要快兩年,有點慢。仔細一看,原物料(40%)和房租(6.8%)控制得不錯,但人事成本高達31.3%,嚴重超標,像發高燒一樣!
病因分析:為了應付中午尖峰人潮,請了8個全職員工,導致其他時段人力閒置,薪水照樣發。
醫生處方:馬上動刀!減少全職員工,改在尖峰時段聘用2-3名兼職人員(PT)。將人事成本壓到20%的健康水平。
療效追蹤:改善後,淨利率可飆升至28.6%,每月淨利增加到23.6萬,回本時間縮短到一年左右。起死回生!
範例2:社區的炸雞店 (投入成本80萬)
病情診斷:營收25萬,淨利才2.2萬,淨利率只有可憐的8.8%。回本要3年,等到天荒地老。人事費用(29%)也偏高,但店裡只有2個員工輪班,再砍人就要關門了。原物料是跟總部進的,價格很硬。這屬於「營收貧血症」。
病因分析:店舖的根本問題在於「做的生意不夠多」。固定成本(房租、人事)在那裡紋絲不動,營收太低,自然會被成本壓垮。
醫生處方:這種情況下,節流不如開源!重點應放在「如何提升營業收入」。比如:推出辦公室下午茶套餐、跟附近公司行號合作、加強線上行銷、開發更多外送訂單。
療效追蹤:假設其他成本不變,若能將營收提升至40萬,淨利率能立刻回血到26.1%,每月淨利破10萬,回本時間縮短到8個月內。這才是健康的加盟店該有的樣子!
範例3:巷弄裡的簡餐店 (投入成本150萬)
病情診斷:每月虧損2.8萬,財報一片赤字。這是急重症病患!問題出在哪?原物料成本高達56.6%,簡直是高血脂;人事費用佔比35%,也是嚴重超標。
病因分析:雙重打擊!食材成本太高,可能是定價太低,或是用了太昂貴的食材而沒有反映在售價上。同時,人力配置也明顯有問題。
醫生處方:必須雙管齊下。第一,立刻檢討菜單,更換部分食材供應商,或者調整定價,目標是將原物料成本降到50%以下。第二,重新評估人力,或者更積極地衝高營業額,以攤平固定的人事費用。
療效追蹤:如果能將營收提升至50萬,並將原物料成本優化到50%,那麼即使人事費用不變,店舖也能由虧轉盈,每月淨賺9.2萬,淨利率達到18.4%,步入正軌。
經營企業和投資理財一樣,都需要基於數據和分析做出明智的決策。
推薦閱讀: 【台灣投資人必看】美股開戶怎麼選?本地券商vs國際券商超詳細比較
給新手老闆的忠告:允許自己有「蜜月期」
各位剛開店的老闆,千萬別被上面那些理想化的數字嚇到。開店初期,財報數字不好看是「絕對正常」的!原因有幾個:
- 人力磨合期:剛開店時員工還不熟練,流程不順,你需要多請一些人手來確保服務品質。這段時間的人事成本偏高是必要的投資。
- 備貨摸索期:你還在抓顧客的口味和消費量,備貨量很難精準,食材耗損率偏高也是難免的。
- 流程優化期:剛開始別急著做促銷、衝高營業額。先把內部流程(出餐、服務、清潔)做到順暢,讓員工上手,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開店前一兩個月,只要能做到不虧錢,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不要氣餒,持續用我們今天教的方法追蹤數字,你會慢慢找到問題癥結,然後一步步優化,最終達到理想的獲利狀態。
常見問題 (FAQ)
結論:別再憑感覺開店,讓數字成為你的最強軍師
總結來說,餐飲創業絕不是一場賭博,而是一門精密的科學。財務報表不是會計師的專利,它是你作為老闆,用來駕駛這家店的「儀表板」。它會告訴你引擎轉速(營收)、油耗(成本)、還能跑多遠(淨利)。只有看懂儀表板,你才能在各種路況下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從今天起,停止用感覺經營,開始用數字管理。花點時間,把你的第一份財報做出來。這份報表可能不好看,甚至會讓你有點沮喪,但它將是你扭轉乾坤、走向持續獲利的第一步。記住,在華爾街,我們相信數據;在餐飲界,你也應該相信你的財報。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