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債市對財政部的承諾反應冷淡,而美聯儲的降息節奏可能放緩。與此同時,散戶投資者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湧入美股市場,推動市場活力。本文將解析這三大市場動向,探討其潛在影響。
美國財長關注10年期國債收益率,市場反應冷淡
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雖然希望降低利率,但不會直接施壓美聯儲降息,並強調政府將重點關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然而,債券市場對此言論持懷疑態度,原因在於通脹壓力與聯邦赤字擴大的預期,可能使政府降低借貸成本的努力受阻。
投資者擔憂,特朗普的貿易和財政政策將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即便能源價格下跌和政府削減開支,也難以改變這一趨勢。荷蘭國際集團(ING)美洲地區研究主管Padhraic Garvey表示,服務業通脹的持續性與關稅政策帶來的成本上升,可能比能源價格控制計劃更具影響力。
債市的冷淡反應,表明投資者對政府控制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能力存疑,未來美債市場仍可能面臨波動。
美聯儲降息仍在計劃內,但步伐或將放緩
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表示,美國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增長穩健且通脹回落,這將為美聯儲提供降息的空間。然而,由於關稅政策和其他變數帶來的不確定性,未來的降息步伐可能會放緩。
古爾斯比強調,雖然美聯儲的長期目標是讓利率回到更低水平,但當前市場條件仍需密切觀察,以避免經濟過熱。他認為:“我們製造的‘灰塵’越多,就越難準確判斷經濟狀況,需要等待並觀察。”這表明美聯儲的決策將更加謹慎,不會急於大幅降息。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仍會逐步降息,但整體節奏將較為緩慢,以確保通脹壓力完全消退。
白宮擬大規模裁員,影響公共衛生領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正考慮頒布行政命令,裁減數千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員工,影響範圍涵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機構。
該計劃仍在討論階段,裁員人數和具體執行方式尚未確定。市場關注的是,這一舉措可能對美國的醫療監管、新藥批准、疾病預防等公共服務產生長遠影響,特別是在傳染病監測和癌症研究領域,專業人才的流失可能降低政府的應對能力。
若白宮最終推進裁員,將對公共衛生和醫療產業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市場對醫療類股的信心。
散戶投資者熱情高漲,美股市場資金湧入
與此同時,美股市場迎來新一波散戶投資熱潮。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數據,散戶投資者的買入熱情已達歷史最高點,超過了2021年“網紅股熱潮”時期。
散戶湧入的背景包括:
- 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使投資人相信股市將持續走高。
- AI、科技股持續吸引資金,蘋果(AAPL)、微軟(MSFT)等巨頭股價屢創新高。
- 社交媒體影響力擴大,推動投資者關注特定股票,形成新的交易趨勢。
這一趨勢顯示,雖然機構投資者可能保持觀望,但散戶仍在不斷加碼美股,為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流入。然而,市場過熱的風險亦不容忽視,一旦宏觀環境發生變化,散戶情緒轉向,市場可能面臨較大波動。
結論:市場波動仍存,投資需審慎應對
整體而言,美國債市對政府控制收益率的承諾反應冷淡,表明市場擔憂長期通脹與財政赤字問題。而美聯儲雖有降息計劃,但節奏將趨於緩慢,以確保經濟穩定。此外,白宮裁員計劃可能對醫療行業產生負面影響,而散戶投資熱潮則為美股提供新的動力。
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需關注美聯儲政策動向、國債市場變化以及散戶資金流向,審慎評估投資風險,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