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4月2日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並強調該措施將影響“所有國家”,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此舉引發國際貿易夥伴的廣泛憂慮,並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
全球股市應聲下跌 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
受關稅政策影響,全球股市3月31日普遍下挫。亞洲市場方面,東京股市大跌4.04%,韓國首爾綜合指數下跌3%。歐洲市場亦承壓,巴黎CAC 40指數與法蘭克福DAX指數分別下跌1.58%與1.33%。美國股市同樣受衝擊,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盤中一度跌至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顯示投資者對即將落地的貿易政策持觀望態度。
市場分析機構XTB的資深分析師凱瑟琳·布魯克斯(Kathleen Brooks)指出,市場對“對等關稅政策”產生強烈憂慮,並開始評估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及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
美國關稅政策未明 各國反應審慎
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具體受影響國家名單,僅表示將根據各國對美國產品徵收的稅率制定相應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透露,關稅措施可能針對貿易順差較高且長期不利於美國經濟的國家。
市場關注焦點之一為美國盟友是否同樣受影響。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即使是美國盟友,也可能在貿易上“利用”美國市場,暗示未來關稅政策或將擴及歐洲、日本及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多國政府已準備採取反制措施。中國與加拿大此前已對美國的貿易政策作出回應,而歐盟方面則強調將採取相應對策。波蘭總理圖斯克周一公開表示,希望特朗普重新考慮關稅政策,強調“合作優於對抗”。
汽車產業成為貿易戰新焦點
特朗普政府計畫自4月3日04:01(GMT)起,對外國汽車及其零部件徵收25%的額外關稅,成為新一輪貿易戰的核心議題。
市場專家認為,汽車關稅新政可能對美國本土及國際汽車市場造成雙重打擊。一方面,進口零部件價格上漲可能推高生產成本,削弱美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消費者承擔更高購車成本,可能抑制市場需求。評級機構惠譽(Fitch)預測,到2025年,美國新車銷量將降至1600萬輛,較先前預測減少30萬輛。
經濟學家憂關稅政策或削弱市場信心
特朗普長期認為,美國的貿易逆差源於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包括中國與印度的關稅壁壘,以及歐盟的高額增值稅(VAT)。然而,部分經濟學家對此持不同看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缺乏長期戰略規劃,可能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他指出,企業若依賴進口零部件建立生產線,關稅變動可能直接影響其競爭力,而若企業押注關稅政策將長期持續,特朗普政府可能又會改變政策,使投資計畫面臨不確定性。
CMC Markets分析師約亨·斯坦茲(Jochen Stanzl)亦表示,美國第一季度經濟表現可能因關稅政策承壓,而市場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影響企業投資與全球貿易活動。他警告,若關稅政策導致價格上升、需求下降及企業投資意願減弱,美國經濟或將進入衰退周期。
市場靜待4月2日政策細節 全球經濟前景受關注
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即將落地,全球市場與企業界正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的進一步動向。投資者普遍預期,若美國政府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國際經濟環境或將進一步惡化,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動能。
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特朗普政府是否願意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抑或選擇進一步升級貿易戰,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帶來更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