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再度推動大規模關稅調整政策,將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率從不到1%一舉拉高至22.5%至24%,引發全球經濟關注。此一政策不僅震撼金融市場,更對全球供應鏈、貿易往來與經濟增長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傑鮑爾(Jerome Powell)在政策實施後不久便指出,關稅的大幅提升恐加劇通膨壓力並拖累經濟增長,警告全球經濟面臨的衰退風險正逐步升高。
關稅效應外溢:從美國蔓延至全球
川普推動的新關稅方案涵蓋範圍極廣,幾乎觸及所有主要進口項目。根據多位經濟學家分析,這將對全球經濟形成多重壓力,從供應鏈中斷、貿易流量減速,到通膨升溫與需求疲軟,皆成為不可忽視的風險因子。
美國內部的家庭消費首當其衝。數據顯示,若關稅完全反映於售價,預計2025年美國平均家庭將多支出約3,800美元。生活成本提高,勢將壓抑消費力道,進一步影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表現。
而企業層面同樣受壓。由於生產所需的原物料有大量來自進口,新關稅意味著成本上揚、利潤下滑,導致企業更傾向縮減擴張與雇用規模,投資信心顯著走弱。
全球貿易體系承壓 復甦步伐再受干擾
除美國本身,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已經開始出現。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全球貿易量可能因此縮減1%,而摩根大通則指出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的風險已攀升至60%,主要因為企業信心轉弱與跨境貿易活動受限。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高度依賴出口導向成長,一旦遭遇貿易壁壘升高,其經濟基礎將面臨嚴峻挑戰。全球經濟高度互聯,在供應鏈與金融市場早已深度整合的背景下,任何一個主要市場的劇烈波動,皆可能引發骨牌效應。
通膨與停滯交織 聯準會處境進退兩難
在關稅政策推動之際,美國市場也同步出現物價上漲跡象。服飾與食品價格快速上揚,使得聯準會原本艱難的通膨控制任務更加複雜化。若同時面臨經濟放緩與高通膨壓力,貨幣政策將陷入所謂的「政策困局」。
一方面升息可能進一步壓制經濟活動,另一方面降息則恐刺激物價上漲,助長通膨螺旋。這種停滯性通膨的情境,對全球市場信心與資本流向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投資與消費建議:因應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在全球經濟風險升高的情況下,投資人應審慎評估資產配置策略。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宏觀策略師皮爾克斯(George Pearkes)建議,長期投資者應維持原定投資規劃,聚焦十年以上的資產配置目標;短期投資人則可提高現金比重,保留靈活性以應對突發事件。
消費者則應做好家庭財務規劃,針對價格大幅上漲的品項(如服飾上升17%、食品上漲2.8%)提前採購,同時建立應急儲備金,以因應未來可能的經濟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的十字路口:自由貿易何去何從?
過去數十年,自由貿易被視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核心力量,而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正挑戰這一基本假設。一旦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將不僅僅是單一國家承受代價,而是全球經濟共同進入調整期。
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轉折點,面對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組與政策不確定性,企業與投資者皆須審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