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3月17日起,法國圖盧茲市正式成為歐洲首個接受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支付公共交通費用的城市,這一舉措為該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帶來了重大的數字化轉型,並為加密貨幣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新的範例。
Tisséo推動加密貨幣支付系統,創新服務模式
圖盧茲的公共交通營運商 Tisséo 已經開始在地鐵、公交、輕軌及纜車等交通工具上,接受比特幣(BTC)等超過70種加密貨幣進行支付。乘客可透過 Tisséo移動應用程式,將其數字資產快速轉換為歐元,用以購買車票。此系統由金融科技公司 Lyzi 及全球知名交易平台 Binance 共同合作開發,旨在簡化支付流程,並減少市場波動的影響,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目前,單程票價約為 0.000024 BTC(約 €1.80),並提供多次票及訂閱服務。然而,該系統目前僅支援 Android 用戶,並未對 iOS 系統 提供支援,可能對部分市民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法國數字資產市場逐漸成型,加密貨幣應用日益廣泛
此次圖盧茲推出加密貨幣支付系統,反映了法國日益增長的數字資產擁有率。根據 Gemini 研究,截至2024年,約 18% 的法國居民 擁有加密貨幣,顯示出該國民眾對數字資產的逐步接受與認可。Tisséo的財務總監 Sacha Briand 表示,此次加密貨幣支付服務是基於2023年在公交車上推出信用卡支付的基礎,旨在進一步推動公共交通系統的現代化。
然而,儘管該服務帶來便利,仍有一定的挑戰。根據法國稅法規定,用戶必須在 3916-bis 稅表 上申報加密貨幣交易,即便是小額支付也需要遵守此規定,這可能會增加用戶的操作負擔。此外,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性也可能對支付金額造成影響,進一步加大投資者與消費者的風險。
歐洲其他城市或將跟進,圖盧茲試點結果值得關注
圖盧茲的加密貨幣支付模式,與阿根廷的部分城市相似,後者自2019年起在37個城市開展加密貨幣公共交通支付試點。然而,這在歐洲仍屬首例。過去,法國也曾有過比特幣支付的嘗試,如 2016年Isilines巴士公司 的試驗,但因規模有限,未能大範圍推廣。
專家認為,如果圖盧茲的加密貨幣支付系統運行成功,將為歐洲其他城市提供借鑒,並加速數字貨幣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然而,考慮到目前的 Android 限制 和 稅務合規問題,該系統的普及仍面臨一定挑戰,未來的發展仍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