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之際,中國政府正加快出手「護盤」。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內地證券交易所已開始限制部分對沖基金與大型散戶的股票交易行為,每日股票淨賣出額上限為5,000萬元人民幣,違規者更可能被直接暫停交易帳戶。
此舉被市場視為內地官方對股市持續下行壓力的直接反應,也是強化資本市場穩定性的非常措施。相關知情人士透露,這項限制政策可能首先針對高頻交易、槓桿操作的對沖基金與部分大戶客戶,意圖減緩大規模拋售所造成的市場恐慌與流動性風險。
若市場進一步惡化,不排除會進一步收緊賣出額度,甚至擴大限制對象。
【香港動態】看通集團(01059)股權出現大手轉倉,轉倉總值近1,400萬港元
另一方面,香港市場亦出現明顯股權轉移行動。根據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看通集團(01059)股東於4月11日將手上股票由金利豐證券轉倉至富中證券,市值約為1,392.59萬港元,佔公司總股本約18.20%。
早前於4月9日,公司控股股東——城創投資有限公司(Innovative City Investments Limited)亦公告表示,已向兩名獨立第三方出售合共6,800萬股股份,交易總值約為1,339.6萬港元,顯示股東持續調整持倉策略。
【觀察與啟示】北京救市與港股異動,背後透露什麼訊號?
從北京針對對沖基金設限、到港股公司大股東減持與轉倉動作,背後共同的訊號是:資本市場短期內仍將維持高度波動性。面對政策干預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資金正積極尋求更靈活與安全的配置策略。對於台灣與香港投資者而言,這場「政策博弈+市場風險再定價」的交叉期,或許正是檢視投資組合風險敞口與資產分散配置的關鍵時刻。特別是關注內地或港股市場的投資者,更需提高對政策面變化的敏感度,避免踩中風險高波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