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討論區|投資人的聚腳地 – 全方位金融投資論壇 ︱ 股票、加密貨幣、ETF、外匯、商品期貨、債券、房地產

股票股利怎麼算?2025配股配息懶人包,一篇搞懂除權息、現金股利差異與計算!

每年到了六至八月的除權息旺季,您是否也對「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感到一知半解?看著公司發布的配股配息公告,卻不確定自己能領到多少,更不知道哪種方式對自己更有利?如果您對股票股利怎麼算感到困惑,這篇文章就是為您準備的。本文將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您完整解析股票股利的奧秘,從定義、計算方式、領取流程,到與現金股利的深入比較,讓您一篇搞懂所有關鍵知識,自信地規劃您的存股策略。

什麼是股票股利?跟現金股利有什麼不同?

當一家公司賺錢後,可以選擇將利潤以「股利」的形式回饋給股東。股利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發放現金,另一種則是發放股票。這兩種方式反映了公司不同的財務策略與發展階段。

📈 股票股利 (Stock Dividend) 的定義:公司發「股票」給股東

所謂的「股票股利」,俗稱「配股」,是指公司不發放現金,而是將盈餘轉為資本,以發行新股票的方式分配給股東。簡單來說,股東收到的不是現金,而是公司額外配發的股票。這意味著股東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變,但持有的總股數增加了。

  • 公司角度: 保留現金在公司內部,用於再投資、擴廠、研發或償還債務,適合處於高速成長期的企業。
  • 股東角度: 手中股票變多,未來若公司股價上漲,潛在的資本利得空間更大。

💰 現金股利 (Cash Dividend) 的定義:公司發「現金」給股東

「現金股利」,俗稱「配息」,就非常直觀了。這是指公司將一部分稅後利潤,以現金的形式直接發放給股東。股東會直接在交割帳戶中收到一筆現金款項,可以自由運用。這是投資人最喜歡的「被動收入」來源之一。

  • 公司角度: 代表公司現金流充裕且營運穩健,通常是發展成熟、不需要大量資本支出的企業。
  • 股東角度: 獲得實質的現金回報,能即時創造收入流,適合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人。

📊 一張表秒懂:股票股利 vs. 現金股利優缺點完整比較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理解兩者的差異,我們整理了以下的比較表格:

比較項目 股票股利 (配股) 現金股利 (配息)
回饋形式 額外的公司股票 實際的現金
對公司現金流影響 無影響,保留現金用於發展 現金流出,減少公司內部資金
對股本影響 股本膨脹,在外流通股數增加 股本不變
對股東持股影響 總股數增加,持股比例不變 股數不變
適合的公司類型 成長型、擴張期公司 成熟型、穩健型公司
優點 享受公司未來成長潛力,複利效果顯著 直接的現金收入,資金運用靈活
缺點 股本膨脹可能稀釋每股盈餘(EPS),短期無現金入帳 無法參與公司的高速成長,需繳納股利所得稅

股票股利怎麼算?3步驟帶你手把手計算

計算股票股利是許多投資新手的痛點,但其實只要理解背後的邏輯,就會變得非常簡單。讓我們用三步驟拆解計算過程。

步驟一:看懂公司公告「配股 X 元」是什麼意思

當您看到公司公告「配發股票股利0.5元」時,千萬不要誤會是每股配0.5元現金。這裡的「元」指的是「面額」。在臺灣,股票的法定面額通常是10元。所以,「配股0.5元」的真正意思是:

每一股(面額10元)可以配得0.5元面額的股票,相當於 0.5 / 10 = 0.05股的股票。

步驟二:關鍵公式解析:如何從配股金額換算成股數?

掌握了面額的概念後,計算公式就水到渠成了。一張股票有1,000股,因此:

您能獲得的總股數 = (公司配股金額 ÷ 股票面額10元) × 您持有的總股數

舉例來說,如果配股0.5元,代表您每持有1,000股(1張),就可以獲得 (0.5 / 10) * 1000 = 50股 的股票股利。

步驟三:實際案例試算

讓我們用一個完整的例子來演練一次:

情境: 小明持有A公司股票 2張(相當於2,000股)。今年A公司股東會決議,配發 股票股利0.5元 以及 現金股利1.5元

問題: 請問小明總共可以拿到多少股票和現金?

  • 股票股利計算:
    可獲得股數 = (0.5元 ÷ 10元) × 2,000股 = 100股
    除權後,小明總持股數變為 2,000 + 100 = 2,100股。
  • 現金股利計算:
    可獲得現金 = 1.5元 × 2,000股 = 3,000元

最終結果:小明可以領到100股的A公司股票和3,000元的現金。

搞懂除權息:如何參與、什麼時候可以領到股票股利?

了解如何計算後,下一步就是搞懂參與配股配息的流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幾個關鍵的時間點,錯過了就只能等明年了!這部分可以參考完整的除權息懶人包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 參加除權息的資格:最晚必須在哪天買進?

想參加一家公司的除權息,您必須在「除權息交易日」的前一個交易日(含)收盤前持有該公司的股票。換句話說,最晚的買進時間點是「除權息交易日」的前一天

🗓️ 關鍵時間點解析:除權(息)日、最後過戶日、股利發放日

整個流程圍繞著幾個重要日期,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規定,這些日期環環相扣:

  • 除權(息)交易日: 這是決定你是否能領取股利的關鍵日子。在這天(或之後)才買進股票的投資人,將無法參與當次的股利分配。當天開盤的參考價會扣除股利的價值,所以股價會下跌。
  • 最後過戶日: 通常是除權息交易日的後兩個交易日。公司會在這天編制股東名冊,只有名冊上的股東才有資格領取股利。
  • 股利發放日: 這是最令人期待的一天!公司會在這天將現金股利匯入您的證券交割戶,或將股票股利撥入您的集保帳戶。這個日期通常在除權息日後的一到兩個月內。

📱 股利發放後去哪裡查詢?券商App教學

股利發放日當天,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查詢:

  • 現金股利: 查詢您的證券交割銀行帳戶的存摺或網銀明細,會有一筆標註為「股利」的款項匯入。
  • 股票股利: 登入您的證券商App,查看「庫存」或「持股」明細,您會發現該檔股票的庫存股數已經增加了。

常見問題 (FAQ)

領到的股利要繳稅或扣二代健保費嗎?

是的,領取股利需要考慮稅務成本。主要有兩項:

  • 股利所得稅: 投資人可以選擇「合併計稅」或「分離計稅」。合併計稅適合所得稅率較低的投資人,可享有8.5%的抵減稅額(上限8萬元);分離計稅則是以28%的稅率先扣繳,適合高所得人士。
  •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如果「單次」股利給付金額(包含現金和股票股利)超過2萬元台幣,就需要扣繳2.11%的補充保費。注意,股票股利會以「面額10元」計算其價值。

什麼是「填權息」?為什麼它比領到股利更重要?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除權息當天,股價會下跌,這個下跌的過程稱為「除權息行情」。例如,股價100元的股票配發2元現金股利,除息參考價就會變成98元。您雖然拿到了2元現金,但股票市值也少了2元,總資產其實沒變。

填權息,就是指股價在除權息後,重新漲回到除權息前的價格。只有完成了填權息,您領到的股利才算是真正「多賺的」。如果股價一直沒漲回來,甚至繼續下跌,那便稱為「貼權息」,實質上是虧損的。

發現金股利的公司,一定比發股票股利的公司好嗎?

這沒有絕對的答案,取決於公司的生命週期和您的投資目標。

  • 發現金股利的公司: 通常營運穩健、現金流充沛,適合追求穩定現金流、風格保守的投資人。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頭壯碩的乳牛,能持續產出牛奶。
  • 發股票股利的公司: 通常處於高速成長期,需要資金擴張,它把賺來的錢再投入,期待未來創造更高的價值。適合看好公司前景,願意用時間換取更高資本利得的投資人。這就像一頭潛力十足的小牛,需要時間成長。

股票股利會稀釋每股盈餘(EPS)嗎?

會的。 這是發放股票股利一個需要留意的副作用。每股盈餘(EPS)的計算公式是「稅後淨利 ÷ 在外流通總股數」。當公司發放股票股利,分母(總股數)變大了,如果分子(稅後淨利)沒有跟上成長速度,EPS就會被稀釋,這可能影響市場對其估值,進而影響股價表現。因此,投資人需觀察公司在配股後,獲利成長是否能超越股本膨脹的速度。

總結

總結來說,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都是公司回饋股東的重要方式,但背後代表的公司發展策略截然不同。發放股票股利的公司著眼於未來成長,將資金用於再投資;而發現金股利的公司則展現了穩健的營運與現金實力。透過本文的教學,相信您已經完全掌握了如何計算股票股利,並能清晰分辨兩者的差異。

下次看到除權息公告時,您將能更有信心地評估這項投資決策,判斷公司的發展階段,並結合「填權息」的觀念,為自己的被動收入做好最佳規劃,讓您的投資組合更加穩健。記住,理解規則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bye: 
:yahoo: 
:mail: 
:whistle: 
B-) 
;-) 
:scratch: 
:wacko: 
:cry: 
:-( 
:unsure: 
:good: 
:negative: 
:heart: 
:yes: 
:rose: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