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港股市場延續強勢表現。截至 4 月底,港股總市值達 38.8 萬億港元,按年上升 21%。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首四個月日均成交金額高達 2,504 億港元,年增 144%,反映市場資金流動加快,投資情緒回暖。
除了資金活躍,新股上市及集資表現亦見亮眼。今年首四個月共有 19 家企業在港交所掛牌,較去年同期上升 27%。首次公開招股(IPO)共集資 213 億港元,按年增長 170%;若計及配股與其他集資方式,總集資金額高達 1,710 億港元,按年暴增 335%。
港股成交量增長的三大關鍵因素
1. 市場資金回流、成交活躍
2025 年以來,港股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穩步上升,4 月單月更達 2,747 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5%。背後動力之一是資金自美歐市場回流亞洲,以及投資者對中港經濟回穩的預期升溫。
2. IPO與集資規模大幅提升
港交所吸引力未減,新上市公司數量增長,IPO 集資表現強勁。特別是大型企業與科技公司重返港市,進一步推動資金流入,並帶動成交量上升。
3. 交易制度靈活,吸引短線資金
港股採用 T+0交易制度,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即日賣出,不設次數限制,極具操作彈性。對比內地市場的 T+1,港股對短線投資者更具吸引力,這也有助提升日內成交。
投資港股:制度與風險需清楚掌握
1. T+0交易靈活,但資金交割為T+2
雖然港股可即日買賣(T+0),但資金交割為 T+2,即賣出股票後兩個工作天才能提現。投資者在操作上需注意資金流動安排。
2. 港股不設漲跌幅,但設「冷靜期」
港股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但為防止異常波動,針對恒指及國指成分股設有 5 分鐘冷靜期機制:如股價於 5 分鐘內升跌超過 10%,將限制交易在特定價格區間,5 分鐘後恢復正常。
3. 每手股數不一,門檻各異
港股最小交易單位為「1手」,每手股數由公司自行決定,例如:騰訊(00700)為 100 股,小型股如金石資本可達 10 萬股。投資前須了解每手股價與手數設定,計算入場成本。
港股選股建議:首選藍籌股
藍籌股通常具備穩定業績與市場領導地位,是投資港股的重要選擇。以 2024 年為例:
股票名稱 | 股票代碼 | 年漲幅 |
小米 | 1810 | +121.2% |
携程集團 | 9961 | +94.5% |
騰訊 | 700 | +39.4% |
匯豐控股 | 5 | +33.2% |
比亞迪 | 1211 | +24.3% |
*註:數據僅供參考,詳情請查閱相關網站。
這些企業在行業中具領導地位,長線投資價值明確,亦為港股投資提供防守與增長兼備的選擇。
總結
2025年港股迎來明顯復甦,港股成交金額激增144%,在資金回流、IPO熱潮與制度靈活的三重作用下,顯示出市場強大活力,亦令港股更具吸引力。
投資者若欲參與港股市場,除關注大市走勢外,亦應深入理解交易規則與風險,並聚焦於業績穩健、前景明朗的藍籌企業,以把握中長線增值機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