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於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政府正研究在小型居屋單位中採用開放式廚房,以應對市民煮食習慣的變化,同時提高公營房屋設計的成本效益。
開放式廚房成趨勢 政府考慮技術與成本因素
根據現行規定,居屋單位的廚房設計需符合防火要求,包括四面間隔牆及防火門,以配合傳統家庭使用明火煮食的需求。然而,隨著都市生活模式的轉變,單身人士及小型家庭傾向簡單煮食,房屋局因此探討引入開放式廚房的可行性。
何永賢指出,開放式廚房的設計涉及增設自動灑水系統等消防設備,該系統需由註冊消防承辦商定期檢查,相關建築成本及維修保養安排亦需審慎評估。
建築技術進步 政府回應市民關注
近年房屋委員會積極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預製組件技術以加快公營房屋建設。針對市民對預製組件可能引發滲水問題的憂慮,何永賢強調,此技術已應用逾20年,品質持續提升,涉及維修問題的個案屬少數。她強調,無論是立體預製的浴室及廚房,或是平面預製組件,均須符合房委會的嚴格品質標準,並通過生產、安裝及驗收程序,確保居住安全。
新居屋不再設灶台 以降低浪費及提升成本效益
此外,政府將於今年起調整新居屋標準配置,不再提供廚房灶台及室內晾衣桿等設備,僅保留基本水設施,如水龍頭及鋅盤。此舉旨在減少居民入伙後拆除原裝設備所造成的浪費,同時降低建築成本,提高資源運用效率。
香港樓市長期面臨供應緊張及建築成本上升等挑戰,房屋局的這項新措施或將影響未來居屋市場的購買決策。隨著政府持續優化公營房屋設計及建築技術,市場亦將關注此類政策變動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