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港股市場面臨北水明顯撤資壓力,當日北水成交錄得淨賣出達40.33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錄得淨賣出56.7億港元,而港股通(深)則錄得淨買入16.37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ETF板塊成為拋售重點,盈富基金(02800)單日遭北水淨賣出高達151.84億港元,為當日北水淨賣出最多的個股。
ETF整體遭拋售 盈富、恒生中國企業及科技ETF齊受壓
除了盈富基金,其他主要ETF亦遭顯著減持。恒生中國企業ETF(02828)淨賣出達77.49億港元,而南方恒生科技ETF(03033)亦遭淨賣出31.94億港元。此一趨勢反映出北水資金對港股整體市場的短期審慎態度,特別是針對追蹤大市或科技板塊的ETF產品。
分析指出,此波ETF大規模減持可能與市場對港股估值的短期修正預期有關。華西證券表示,港股近期上漲導致估值壓力上升,加上外圍環境不確定性,包括關稅政策動向,令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中國銀河證券亦指出,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促使股市估值出現調整壓力。
北水資金轉向科網股 小米、阿里、美團成淨買入焦點
與此同時,部分科網股則獲北水大舉加倉。小米集團-W(01810)單日獲淨買入23.54億港元,為全市場最多。小米近期接連進行資本運作,包括配股及發債,顯示其加快資本市場佈局,有望支撐其IoT與智能手機業務擴張。
此外,阿里巴巴-W(09988)和美團-W(03690)亦分別錄得21.54億及5.19億港元的淨買入。根據中銀國際研報,騰訊、阿里、美團等中國互聯網巨頭雖在美國收入佔比有限,但憑藉國內廣告、電商、遊戲等核心收入來源,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導入,有望提升中長期盈利能力。該行首選互聯網服務板塊,並推薦騰訊控股(00700)為首選標的。
能源股吸資 中海油受惠資金流入
在能源板塊方面,中國海洋石油(00883)亦獲北水淨買入3.24億港元。雖然摩根士丹利下調國際油價預測,將202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調低至每桶65美元,但報告指出,中海油在成本控制方面持續領先,有望在油價波動中維持盈利能力。
ETF板塊面臨資金壓力 市場仍需觀望關稅與政策走向
總體而言,ETF作為反映市場整體情緒的重要工具,其遭大幅淨賣出反映出北水資金對短期港股前景的審慎態度。未來港股走勢,仍需觀察美中貿易政策進展、全球經濟復甦節奏及本地估值修正程度。對投資者而言,短期內應關注ETF資金流動情況,作為判斷市場方向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