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群 自選區 宏觀與總經 泰国闽商商会会长蔡孝兴:要把中国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 作者
    主題
  • May
    會員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马静)“投资中国不一定是要开厂,把中国最好的产品带出去,把其他国家最好的东西带进来也是一种方式。”近日,泰国闽商商会会长、兴泰集团董事长蔡孝兴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过去,侨商通过引进外国的好产品、好项目助推了中国发展。如今,伴随中国创新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越来越强,侨商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推出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正在檢視 9 則回覆 - 1 至 9 (共計 9 則)
    • 作者
      回覆
    • May
      會員

        蔡孝兴提到,疫情前每年到访中国至少五六次,自出入境政策调整之后,现在已来往中泰两国三次,“线下交流很不一样,见面就有三分感情。”

        在4月刚刚结束的这趟中国商务之旅中,蔡孝兴先后走访参加了福建省委及家乡泉州市镇组织的座谈会和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准备利用直播带货、海外仓等形式,把德化白瓷、建盏等“福品闽货”推介到泰国去。

        May
        會員

          泰国兴泰集团旗下MINISO公司向泰国福建会馆辖下学校师生捐赠口罩,左三男士为泰国闽商商会会长、兴泰集团董事长蔡孝兴 来源:受访者提供

          May
          會員

            70后蔡孝兴是福建泉州石狮人。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培育了安踏、达利、特步等众多民营企业。蔡孝兴的父母也从事一些小本生意,在浓厚的商业氛围熏陶下,他自小学三年级时起就半工半读卖果蔬。据蔡孝兴回忆,那时候经手的丝瓜只要不是特别大,他都能用手掌称重。14岁时,每天双肩挑着各10斤重的冰桶卖冰棍,一天走8-10公里路,从来没摔过一次跤,往往不等冰融化就已卖完。

            再后来,蔡孝兴从经营随身听、照相机等小家电产品起步,后逐步引进康佳、海尔、美的等大家电产品。2003年,蔡孝兴受朋友邀请前往泰国考察后决定前往异国他乡闯荡。

            一句泰语和英语都不会的蔡孝兴拿着一台计算器就开始了创业。他观察到泰国人比较重视饰品,于是带着从广州进的货品挨个走访店铺,沟通靠手势,谈价靠计算机按键。幸运的是,谈成的第一单就价值1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0万元)。

            May
            會員

              蔡孝兴提到,当时也不懂要报关,用行李箱装着几十公斤重的锆石手链就坐上飞往泰国的飞机,结果因此被海关罚款,但好在这笔生意仍有利润空间。就这样,而立之年的蔡孝兴和妻子在泰国扎下根来,租了一个长宽2米的档口开始卖饰品。

              从小档口逐渐移步至大商城,蔡孝兴的饰品生意越做越大,分店也多了,光支付的租金就从1.8万元人民币增至800多万元。2016年,蔡孝兴成为名创优品(MINISO)泰国总代理,在曼谷等地区成立数十家连锁店。现在他旗下的兴泰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零售业、房地产业、化妆品业、布业、国际贸易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企业。

              May
              會員

                “走出去的都会更爱国。对于我们企业家而言,中国越强大,我们在国外也更有话语权,国家强大就是我们的后盾,是我们的娘家。”蔡孝兴提到,相比于老一代前往东南亚讨生活的华侨,自己这一代算是新华侨。虽然人生地不熟,但老一辈华侨华人提供了很多帮助。而且中国的产品在当地很有优势,他70%的货品都从中国进口,毛利率差不多稳定在50%。

                在产业版图扩展的过程中,蔡孝兴感受到中国日益强大带来的红利。他坦言,2010年之前大家都最喜欢韩国生产设计的小饰品。虽然现在在手工设计方面仍较韩国有一定差距,但中国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是首屈一指,当地人对中国制造耳熟能详。

                May
                會員

                  “全世界都知道义乌小商品城(600415),而且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很多国家比不了的。”蔡孝兴举例称,如果一个饰品需求量超过500对—1000对,韩国的生产排期至少一个月,但中国三天就可以做出来。而且利用电商平台就可以直接下单,确定尺寸。此外,无论是物流还是海关,供应链上的速度都提起来了,很多中国企业还建立了海外仓,一些热销产品可以直接在当地配送。

                  May
                  會員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企助力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友好当地民众有目共睹。”蔡孝兴表示,中泰两国的贸易额逐年增长,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农业,越来越多的中企到泰国开厂。

                    数据显示,2021年,中泰两国贸易额增长33%,达到1312亿美元,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22年中泰贸易额达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2年中国还跃升为泰国最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对泰投资金额达773.81亿泰铢。

                    据蔡孝兴介绍,现在来自中国的太阳能(000591)、光伏都进入了泰国市场,尤其是比亚迪(002594)、长城欧拉等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不过,他也提到,一些进入泰国市场的中企对泰国的了解还不够。比如近一年进入泰国市场的火锅等餐饮类品牌至少有50个,但供给过剩导致经营困难,10家品牌中可能5家亏损,3家堪堪保本,建议到泰国投资的中企认真研判市场的供需和盈利空间。

                    boy
                    會員

                      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boy
                      會員

                        :good:

                      正在檢視 9 則回覆 - 1 至 9 (共計 9 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