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 Script教學入門:打造個人化自動交易策略的實戰技巧與應用範例

Pine Script教學全攻略:從入門到實戰,專家教你打造專屬自動化交易策略

想將腦中的交易策略轉化為可以自動執行的程式,卻不知從何下手?這份 Pine Script教學 全攻略就是為您準備的。我們將帶您深入 TradingView 的心臟地帶,從最基礎的 Pine Script 語法 開始,一步步教您如何撰寫、測試並優化您的交易腳本。無論您是程式新手,還是希望系統化驗證交易想法的投資者,本文都將成為您在 TradingView 程式交易 之路上的最佳嚮導,讓您學會如何進行有效的策略回測,告別憑感覺交易的時代。

在開始之前,強烈建議您使用電腦操作,因為編寫程式碼在較大的螢幕上會更加順暢與高效。

Pine Script 是什麼?為何交易者都該學習?

Pine Script 是由全球知名的圖表分析平台 TradingView 專為交易者設計的程式語言。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您能與 TradingView 的圖表進行深度溝通。您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魔法咒語」,學會它,您就能在圖表上創造出專屬於您的技術指標,或是設計一套能夠自動捕捉買賣訊號的交易策略。

簡單來說,透過 TradingView 內建的「Pine編輯器」,您可以撰寫 Pine Script 腳本,並利用強大的「策略測試器」功能,對您的交易策略進行歷史數據回測。這意味著您可以在投入真實資金前,客觀地評估一個策略的歷史績效、勝率、最大虧損等關鍵指標,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最棒的是,這一切都在網頁上完成,無需安裝任何複雜的軟體。

推薦閱讀

Pine Script 核心語法深度剖析:從零打造您的交易腳本

要掌握 Pine Script,首先必須熟悉其基礎語法。這就像學語言要先懂字母和文法一樣。別擔心,Pine Script 的設計相對直觀,以下我們將拆解最重要的幾個構成要素。

📜 第一步:版本與屬性宣告 (Version & Declaration)

每一份 Pine Script 腳本的開頭,都必須有兩項「身份證明」,告訴 TradingView 該如何解讀您的程式碼。

  • 版本 (Version):Pine Script 會不斷更新迭代,目前已進入 v6 版本。不同版本間可能存在語法差異。因此,在第一行就宣告版本是至關重要的。
//@version=6

💡 專家提示:如果忘記宣告版本,Pine編輯器會顯示錯誤訊息:「Error: Pine version must be explicitly specified.」,提醒您補上這一行。

屬性 (Property):您需要明確告訴 TradingView,這個腳本的「用途」是什麼。它是一個「指標 (Indicator)」還是「策略 (Strategy)」?這決定了腳本的執行方式與可用的功能。

  • 指標 (Indicator):用於計算並在圖表上繪製技術指標,如均線、RSI等。它專注於「視覺化分析」,不涉及實際的買賣模擬。宣告時使用 indicator() 函數。
    indicator("我的指標", overlay=true)
    其中,overlay=true 表示指標將直接疊加在主圖表上;若為 false,則會顯示在下方的獨立窗格中。
  • 策略 (Strategy):除了包含指標計算,更核心的是定義了進出場條件、倉位大小等交易邏輯,可以用於回測和績效分析。宣告時使用 strategy() 函數。
    strategy("我的策略", overlay=true)

🧮 運算子的奧秘:算術與邏輯的基石

交易策略的本質就是一連串的數學運算和邏輯判斷。運算子(Operator)就是執行這些操作的符號。

算術運算子

用於基本的數學計算,與我們日常所學無異。

運算子用途範例寫法意義
+加法5 + 35 加 3
-減法5 - 35 減 3
*乘法5 * 35 乘以 3
/除法5 / 35 除以 3
%取餘數5 % 35 除以 3 的餘數,結果為 2
算術運算子對照表

比較運算子

用於比較兩個值之間的關係,其結果只會有兩種:true (成立) 或 false (不成立)。這是構成交易條件的核心。

運算子用途範例寫法意義結果
==判斷相等close == open收盤價是否等於開盤價?True / False
!=判斷不相等close != open收盤價是否不等於開盤價?True / False
>判斷大於close > open收盤價是否大於開盤價?True / False
<判斷小於close < open收盤價是否小於開盤價?True / False
>=判斷大於或等於high >= close最高價是否大於或等於收盤價?True / False
<=判斷小於或等於low <= close最低價是否小於或等於收盤價?True / False
比較運算子對照表

🤔 決策的大腦:條件判斷語法

「如果A條件成立,就執行B動作」,這就是交易策略的靈魂。Pine Script 提供了幾種語法來實現這種邏輯判斷。

?: (三元條件運算子) – 簡單的二選一

當您需要處理「非A即B」的簡單情況時,三元運算子是最高效的選擇。它的結構是:條件 ? 成立時的值 : 不成立時的值

情境模擬: 假設一個策略,當收盤價站上10日均線時,目標價設為收盤價+5點;反之,則設為收盤價-5點。

// 1. 計算1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ma10 = ta.sma(close, 10)

// 2. 使用三元運算子判斷目標價
targetPrice = close > ma10 ? close + 5 : close - 5

💡 專家提示:可以將 ?: 想像成 Excel 中的 IF 函數,但它主要用於賦值,無法執行繪圖等多行複雜操作。

if 語句 – 處理複雜的多重條件

當您的判斷邏輯更複雜,或需要執行的動作不只是賦值(例如繪圖、下單)時,if 語句就是您的首選。它可以搭配 else ifelse 構建出完整的多層次判斷結構。

情境模擬: 我們想在圖表上標示出不同市場趨勢。站上10日均線標示「Uptrend」,跌破則標示「Downtrend」,不大不小則標示「Neutral」。

ma10 = ta.sma(close, 10)

// 判斷條件1:收盤價 > 10日均線
if (close > ma10)
    label.new(bar_index, high, "Uptrend", color=color.green, style=label.style_label_down)
// 判斷條件2:收盤價 < 10日均線
else if (close < ma10)
    label.new(bar_index, low, "Downtrend", color=color.red, style=label.style_label_up)
// 上述條件都不成立時
else
    label.new(bar_index, close, "Neutral", color=color.blue, style=label.style_label_left)

⚠️ 注意:if, else if, else 下一行的程式碼必須「縮排」(通常是4個空格或1個Tab鍵),這是 Pine Script 的語法規定,用來表示程式碼的層級關係。

switch 語句 – 清晰的多條件分支

當您有多個互斥的條件需要判斷時(例如,根據RSI數值劃分不同市場區間),switch 語句能讓您的程式碼比使用一長串的 if-else if 更簡潔、更易於閱讀和維護。

情境模擬: 根據14日RSI的值,判斷市場處於「極度超買」、「超買」、「超賣」、「極度超賣」還是「中性」區間。

rsiValue = ta.rsi(close, 14)

marketStatus = switch
    rsiValue > 80 => "極度超買"
    rsiValue > 70 => "超買"
    rsiValue  "極度超賣"
    rsiValue  "超賣"
    => "中性"

// 在圖表上標示出當前的市場狀態
label.new(bar_index, close, marketStatus)

switch 會由上至下檢查條件,一旦找到第一個成立的條件,就會回傳對應的值 (=> 右側的內容),並結束判斷。如果所有條件都不成立,則會回傳最後一行 => 後的預設值。

📊 K棒的密碼:內建變數全攻略

Pine Script 預先定義了許多方便的變數,讓您可以直接取用圖表上的關鍵資訊,無需自行計算。

類別內建變數代表意義
K棒價格open當前K棒的開盤價
high當前K棒的最高價
low當前K棒的最低價
close當前K棒的收盤價
K棒時間time當前K棒的開始時間 (UNIX時間戳)
dayofweek當前K棒是星期幾 (星期日為1,星期一為2…星期六為7)
K棒序號bar_index當前K棒在圖表上的序號 (從0開始)
常用內建變數

🚀 效率加速器:不可不知的內建函數

函數(Function)是一段可重複使用的程式碼,能幫我們完成特定任務。Pine Script 提供了海量的內建函數,尤其是技術分析相關的,大大簡化了我們的編寫工作。

技術分析函數 (ta 模組)

幾乎所有常見的技術指標,都可以透過 ta. 開頭的函數輕鬆調用。

  • 均線 (Moving Average):
    • ta.sma(source, length): 計算簡單移動平均線。例如 ta.sma(close, 20) 就是計算20期收盤價的簡單均線。
    • ta.ema(source, length): 計算指數移動平均線,對近期價格更敏感。
  • 相對強弱指標 (RSI):
    • ta.rsi(source, length): 計算RSI值。例如 ta.rsi(close, 14) 就是最常用的14期RSI。
  • 指標交叉判斷:
    • ta.crossover(series1, series2): 判斷 series1 是否從下方向上穿越 series2 (黃金交叉)。回傳 truefalse
    • ta.crossunder(series1, series2): 判斷 series1 是否從上方向下穿越 series2 (死亡交叉)。

視覺化繪圖/標記函數

計算完指標後,我們需要將它們畫在圖表上。

  • plot(series, title, color): 繪製一條線圖。series 是要繪製的數據(如均線值),title 是圖例名稱,color 是線條顏色。
  • label.new(x, y, text, color, style): 在特定位置新增一個標籤。x 是水平位置(常用 bar_index),y 是垂直位置(常用 highlow),text 是標籤顯示的文字。

策略執行函數

這是策略腳本(Strategy Script)的專屬核心,用來模擬真實的交易行為。

函數主要用途核心特點
strategy.entry()建立新倉位 (進場)若有反向倉位,會先自動平倉再反手開倉 (翻倉)。適合單純的進場訊號。
strategy.order()下達訂單最靈活的函數,可用於加倉、減倉、開倉、平倉。根據當前持倉和訂單方向決定行為。
strategy.exit()設定出場條件專門為某個進場訂單 (entry) 設定停利(limit)和停損(stop)。可部分平倉。
strategy.close()強制平倉根據條件,立即將指定的進場訂單全部平倉。功能單純,無法設定停利損。
策略函數功能對比

💡 實戰辨析:strategy.entry vs strategy.order
想像您已持有多單,此時出現做空訊號。
– 如果您用 strategy.entry("Short", strategy.short),系統會自動幫您賣出所有多單,然後再建立新的空單。
– 如果您用 strategy.order("Short", strategy.short, qty=1),系統只會賣出1單位,如果您的多單超過1單位,結果會是多單減倉;如果剛好1單位,則是平倉。

Pine Script 的獨特心法:理解「序列執行模型」

這可能是 Pine Script 與傳統程式語言最大的不同點,也是初學者最容易混淆的地方。請想像一下電影膠卷,圖表上的每一根K棒就是一格膠卷。Pine Script 的執行方式,就是拿著您的腳本程式,從圖表上第一根K棒開始,一格一格地向右播放(執行),直到最後一根即時K棒。

這意味著什麼?當您在程式碼中寫下 close 這個變數時,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數值,而是一個「數值序列 (Series)」。在第一根K棒上執行時,close 代表第一根K棒的收盤價;在第二根K棒上執行時,它代表第二根的收盤價,以此類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需要自己寫迴圈 (for loop) 去遍歷所有K棒,Pine Script 已經為我們內建了這個機制。

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解釋了為何像 ta.sma(close, 20) 這樣的函數能夠運作。在每一根K棒上,它都會自動回溯前20根K棒的 close 序列值來進行計算,從而形成一條連續的均線。

實戰演練:從概念到程式碼,一步步撰寫您的第一個均線交叉策略

理論學完了,讓我們動手實踐吧!一個完整的交易策略腳本,通常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就像搭建積木一樣清晰。

🧩 第一步:宣告策略 (Declaration)

告訴 Pine 編輯器,這是一個v6版本的策略腳本,並且要疊加在主圖表上。

//@version=6
strategy("我的第一個均線交叉策略", overlay=true)

📊 第二步:定義指標 (Define Indicators)

我們的策略基於快慢兩條均線。我們定義一條10期的短期均線 (快線) 和一條30期的長期均線 (慢線)。

shortMA = ta.sma(close, 10)
longMA = ta.sma(close, 30)

// 順便把它們畫出來,方便觀察
plot(shortMA, "10MA", color=color.blue)
plot(longMA, "30MA", color=color.orange)

🚥 第三步:設定進出場條件 (Conditions)

策略的核心邏輯:

  • 進場條件 (做多):當10期均線由下往上穿越30期均線時(黃金交叉)。
  • 出場條件 (平倉):當10期均線由上往下穿越30期均線時(死亡交叉)。
// 使用 ta.crossover 偵測黃金交叉
longCondition = ta.crossover(shortMA, longMA)

// 使用 ta.crossunder 偵測死亡交叉
exitCondition = ta.crossunder(shortMA, longMA)

📈 第四步:執行交易 (Trade)

將條件與交易指令結合起來。

// 如果黃金交叉條件成立,則進場做多
if (longCondition)
    strategy.entry("Enter Long", strategy.long)

// 如果死亡交叉條件成立,則平倉所有名為 "Enter Long" 的倉位
if (exitCondition)
    strategy.close("Enter Long", comment="Exit Long")

恭喜!您已經完成了第一個完整的交易策略腳本。將這四部分的程式碼組合起來,貼到 Pine 編輯器中並「添加到圖表」,您就可以在下方的「策略測試器」中看到回測結果了。

結論

學習 Pine Script 並非程式設計師的專利。正如本文所示,只要您具備清晰的交易邏輯和基本的數學概念,就能透過 Pine Script 這項強大的工具,將您的交易想法轉化為可被驗證、可被執行的系統化策略。從語法基礎到實戰演練,您已經掌握了開啟量化交易大門的鑰匙。

TradingView 的魅力在於它極大地降低了策略回測的門檻。本文介紹的均線交叉策略僅是一個起點,真正的價值在於您可以基於此框架,不斷替換指標、修改條件、增加濾網(如波動率、交易量),去創造和打磨真正屬於您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交易聖杯。現在就動手嘗試,讓數據和回測結果為您的交易決策提供堅實的後盾吧!

FAQ 常見問題列表

1. 學習 Pine Script 需要有程式基礎嗎?

完全不需要。Pine Script 被設計得比通用程式語言(如Python)更為簡單直觀,專為交易場景服務。只要您理解交易策略的邏輯(例如「如果…那麼…」),並願意花時間熟悉本文介紹的基礎語法和函數,就可以上手。它是一個非常適合程式初學者的入門語言。

2. 我的 Pine Script 腳本一直出現錯誤,該如何除錯 (debug)?

除錯是程式編寫的必經之路。首先,仔細閱讀 Pine 編輯器控制臺顯示的錯誤訊息,它通常會指出錯誤的行號和原因(如語法錯誤、變數未定義等)。其次,善用 plot()label.new() 函數,將您懷疑有問題的變數值或條件判斷結果直接打印在圖表上,進行「視覺化除錯」,這能幫助您快速定位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

3. indicator()strategy() 腳本可以互相轉換嗎?

基本上是可以的。您可以將一個 indicator() 腳本的指標計算部分複製出來,貼到一個 strategy() 腳本中,然後基於這些指標增加交易邏輯(進出場條件和交易指令)。反之,如果您只想觀察策略中的指標而不進行回測,也可以將 strategy() 函數和所有 strategy.* 指令移除或註解掉,並將開頭的宣告改為 indicator()

4. Pine Script 和 Python 哪個更適合做量化交易?

這取決於您的需求。Pine Script 的優勢在於快速開發與回測,它與 TradingView 圖表無縫整合,回測框架完善,非常適合策略的快速驗證與優化。Python 則更為強大和靈活,它可以連接各種交易所API進行實盤交易、進行複雜的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建模等。一個常見的工作流程是:先在 TradingView 上用 Pine Script 快速測試大量策略原型,找到有潛力的策略後,再用 Python 進行更深入的開發與實盤部署。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bye: 
:yahoo: 
:mail: 
:whistle: 
B-) 
;-) 
:scratch: 
:wacko: 
:cry: 
:-( 
:unsure: 
:good: 
:negative: 
:heart: 
:yes: 
:rose: 
Scroll to Top